0

一個門外漢對港產片的一些看法

西環的黃金歲月 於 2012-07-05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206

分類:
在未入正題之前,先此做個小統計:閣下有多久沒有進戲院看電影了?上一次看的電影是哪一齣?什麼原因驅使你“山長水遠”的去戲院看電影? 我先“申報”一下自己的狀況:我大概有兩,三年沒有在戲院看電影了,上一次在戲院看的電影是“阿凡達”,看的原因是很簡單的兩個字 - 口碑。 說回正題,港產片 (我不知道 “港產片”這個名詞現今是否已然名存實亡)在我的眼裡,不僅應以香港的資金,電影從業員為電影的主要製作資源,更重要的是電影的內容, 元素能引起港人的共鳴, 更深層次的說法是該蘊含著一種港式的“人文關懷”, 與港人的情感血肉相通。  這類型的情調散見於  ”新不了情”, “歲月神偷”, “天水圍的日與夜”和今年的“桃姐”(巧合的是後兩部電影的導演都是許鞍華),當然以小情小趣殺出重圍的也不在少數,這幾年看過幾套叫好不叫座的港產片,其實也頗趣味盎然,其中包括“神經俠侶”,“買兇拍人”, “軒尼詩的月光”, ”旺角黑夜”等,都各有特色.  好不好看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予人以地道的親切感, 拍出醇厚的香港情味.   電影是娛樂事業,好電影的先決條件是讓人感到賞心悅目,至於何以至此,何謂“賞心悅目”,固然是說時易,做時難,我想這大抵是如何捕捉大眾口味的市場學課題(翻譯成為現實的問題便是如何令老闆對劇本,編導演班底有信心,從而決定掏腰包投資)。  我便聽說過很多電影人(其中不缺知名度甚高者如劉偉強,張婉婷,許鞍華等)都曾捧著劇本,故事奔走於投資者之間多年均無法成事的血淚史。  連劉許等人都尚且如此,其他電影人的遭遇是可想而知了。  正因如此,我從不批評和反對“中港台”合作的電影模式,有國內的資金和市場的支持,電影的進(資金)和退(觀眾)幾已可穩妥的拿下來,剩下來的便是如何拍好電影,賺取最高的票房(當然能贏得好的評語那更是錦上添花了)。  在投資者的眼裡, 電影是商品,要下注碼,當然必先需要有能賺到錢的把握,這是天經地義的。  問題是,在先天上受到限制而拍出來的電影, 不管成績如何,其大前提是口味當以國內觀眾為主,即以近期香港大熱的“春嬌與志明”為例,明明是以兩個香港人為主角,卻不得不以國內城市為電影的背景; 其好處是增加了電影的多元化和變奏,但我們看一部以港人感情衝突為主題的電影,其場景竟設在國內,心裡不無突兀的感覺。 對不起,話題竟扯遠了,我的看法是,港產片若要突破求變,反方向的自由行固然需要繼續發展,培育合作電影, 那是香港電影業的命脈所在,從實際的效果上來說也養活了大批的香港電影從業員;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回首看看,港產片是否該另闢蹊徑,從香港自身的土壤去發展題材,拍一些富本土文化,真正本土風情的電影,重新構建和“省靚”港產片的招牌? 說到底,電影跟音樂,繪畫都是藝術,雖云電影較大眾化和商業化,但仍應以基本功先行.  電影的基本功是什麼,依我看來是劇本。  好劇本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其題材本身具吸引力,而創新,別樹一幟,起碼不隨波逐流便是最重要的吸引力。  且讓我舉個例子說明之:翻開今天的報紙,正在上演的港產片/合作片的只有兩套;一是杜汶澤,薛凱琪的“懸賞”,另一齣是黃秋生,余文樂的“車手”.  這兩齣電影我都沒有看過,從影評來看是警匪,鬭智,動作和搞笑元素的混合體,各有各的風格,但這些元素足夠把您拉進戲院裡面去嗎?  如果編導演的“交足貨”便成為電影的賣點,那麼作為觀眾我們是否只能滿足於技術層面的流暢,而無視於題材的狹窄,以及不斷的重複? 讓我很不明白的是,香港這十多廿年來所發生的事,比七,八十年代的都多,也更波詭雲譎,然而,相對於七, 八十年代,我們現今的電影題材卻貧乏得多.  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業百花繁放,有青春片(如“靚妹仔”,“檸檬可樂”,“我未成年”),喜劇片 (許氏兄弟的“半斤八兩”,“賣身契”,以及新藝城的“最佳拍檔”,“開心鬼”系列),武俠片(李連杰的“少林寺”系列,“名劍”,“蜀山”“碧水寒山奪命金”和成龍的“A計劃”,“快餐車”等),當然不可漏掉了新浪潮電影,以許鞍華的“瘋劫”掀起序幕,較出名的有,”第一類型危險”,  ”半邊人” 以至 ”胡越的故事”.  單看這一個名單已讓人眼花繚亂,不同類型的電影恍如滿桌的美食教人食慾頓開,為何今天我們可選擇的菜單卻如此單調? 究其所以,是不肯,不敢發掘嶄新/久被遺忘的題材而已。  我非電影中人,以“塘邊鶴”的身份,”膽粗粗”的隨手列舉一些較為冷僻/久違了的電影類型,以供參詳.  這份名單絕非詳盡無遺,網友諸君盡可按自己的喜好再回應作補充: (1)政治類:政治類型的電影一向是香港電影最為冷門的題材,記憶中港產片好像沒有正式拍過以政治為題材的嚴肅電影 (1996年上映的 “港督最後一個保鑣”· 是個異數, 片中雖然出現很多當時知名的政治人物, 但只可歸類為喜劇; 故事是說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前一個月. 英國少數民族政黨在大選中勝出後, 決定在回歸前一個月撤換港督, 並委任英藉華人廚師任劍輝為最後一任港督)。  我當然明白當中的敏感性,但拍政治電影不一定要涉及真正敏感的範疇; 荷里活便經常以此為題材,除了打正旗號的以尼克遜總統竊聽風雲為主題的“All the President’s men”(“驚天大陰謀”)外,更多是描寫政治人物的心態和經歷 , 如近期由 George Cloony主演的 ”The ides of March” (選戰風雲) , 便很如實的反映一位總統候選候選人的窟境和處理手法 (香港電影的一個類似版本為1999 年 , 由許鞍華導演,  李麗珍、黃秋生、李康生、謝君豪等主演的 "千言萬語".  內容描述幾位主角在經歷香港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社會運動大環境下的生活狀態和命運。  劇中大部份的人物都以真人故事為依據, 其中以黃秋生飾的義大利籍神父甘仔,在香港為水上居民等弱勢社群爭取權益最為人所熟悉,因為此角色以甘浩望神父為藍本)。  以此輻射,我們也可拍一些以本港政治人物為素材的電影,主角可以是特首,高官,議員甚至是他們的助理; 電影的風格可以是嚴肅,驚險,甚而是黑色幽默。  近期發生在本港知名政治人物身上的故事多不勝數,隨手拾來稍加烹調,便可製作出美不勝收的電影。 (2)嚴肅傳記類:荷李活近年來流行拍攝以歷史人物為傳記的電影,其中 Helen Mirren主演的 “The Queen”(英女皇), Colin Firth主演的 ”The King’s Speech”(皇上無話兒)以及Meryl Streep主演的 “The Iron Lady”(鐵娘子),都分別為主角們贏得最佳男女主角的獎項,以至同類片種如前幾年 Meryl Streep主演的 “Julie and Julia”(隔代厨神)以及 Michelle William主演的 ”My week with Marilyn” (情述夢露7日)都取得不俗的成績。  其實香港影壇在八十年代也拍了不少傳記電影; 如影射呂樂和何鴻燊的“雷洛傳”和“賭城大享”(均由劉德華主演),以及以探長李洛夫以及毒梟吳錫豪生平為藍本的“李洛夫傳奇”和“跛豪”(均由呂良偉主演) 等,都取得不錯的票房紀錄。  以本土耳熟能詳人物的生平為故事藍本拍電影,先天上已取得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優勢,觀眾們都很好奇, 電影人如何將他們所熟悉的人物在銀幕上演繹出來.  可惜的是上述的電影均僅借有關的人物的名,然後在電影中加入大量煽情的情節,觀眾看得容或很“過癮”,但一點也不投入,其觀賞性自然大打折扣。  香港50至80年代不無傳奇人物,隨手拾來政界的有葉錫恩,姬達,簡悅强,郭伯偉,關祖堯,陳日新,商界的有何東,周壽臣,顏成坤,嘉道理,包玉剛, 何善衡,何賢等,演藝界的有任劍輝,馬師曾, 薛覺先, 小明星 (我一直認為梅豔芳是飾演小明星的不二人選) 等等。 上述名單隨心而發,並無任何標準。  編劇者只要花點心思研究中心人物的生平,行誼, 建樹以及其縱錯交集的人際關係,再加以適度的藝術修飾(我的意思是以此加重人物的立體性,但並非憑空想像,把電影拍得非驢非馬般低俗),一部既富藝術性又能觸動觀眾心靈的電影即可誕生。 (3)音樂歌舞片類港產片其實有很長的音樂/歌舞片的傳承。  撇開五十年代盛極一時的大鑼大鼓的粵劇片不談,即使在六十年代, 我們的影壇亦不缺歌舞片,粵語片叢中你可以找到很多陳寶珠,蕭芳芳,薛家燕等當時得令的青春玉女主演的歌舞片,不要忘記新馬仔主演的喜劇也經常加插大量諧曲; 即便邵氏, 國泰(前身為電懋)也出品了不少音樂歌舞片,如 ”曼波女郎”, “空中小姐” , 我最深印象的是由日本導演井上梅次製作的“香江花月夜“,此片由當時邵氏的三大青春花旦何莉莉,鄭佩佩和秦萍擔綱演出。  然而不知何故到了七,八十年代歌舞片竟式微下來,在整個港產片的黃金年代,所拍攝的音樂歌舞片寥寥可數,我最深印象的僅為1985年梅艷芳與羅素主演的“歌舞昇平”(陳慧琳的“仙樂飄飄”僅可算半齣歌舞片).   近二三十年來來香港流行音樂雖然因為盜版和網上音樂等問題備受衝擊,但整體而言仍算甚為蓬勃, 偶像歌手開演唱會的上座率亦不低。  這說明了以音樂/歌舞為題材的電影該甚有潛力,當然關鍵在於故事,作曲,編舞以及拍攝手法,我想以香港影音人材之盛,相信這絕對不成問題。  另外這幾年其實舞台上出現了不少音樂劇,其中較知名的有“城寨風情”,“駒歌”等,口碑和入座率都不俗.  舞台音樂劇容或較為少眾口味,但卻是個有力的指標,說明以音樂/歌舞為題材的電影大有可為。 (4)寫實片類寫實片這裡是指反映低下階層生活的電影,同樣地寫實片在香港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  五,六十年代中聯便拍了不少描述貧苦大眾的電影,隨手拈來有:“危樓春曉”,“十號風波”,“七號車司機”,“可憐天下父母心”,“父與子”,(上述有部分電影非為中聯出品)。  這些電影除了藝術價值極高外,也成了時代的見證。  然而到了七,八年代, 寫實片便好像冰消雪融般在影壇中消失。  我想那是因為香港其時經濟已經起飛,描繪勞苦大眾的寫實片失卻了市場; 再者那年代的主流思想是去電影院看戲是尋開心,找樂子,誰又有興趣看一些讓人苦逼的電影,因此打從七十年代起的幾十年來,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寫實片僅一部“籠民”而已。  但反觀今天,社會貧富懸殊已達至難以接受的水平,加上種種社會和民生的問題如住屋困難,貧,老無所依,年青的一代發展無門,XX霸權充斥等,都在在使人感到不安,憤怒無助。  電影根在社會,今日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情正好是攝取電影題材的最佳養份,亦最容易凝聚觀眾,為何電影人視若無睹。 (5)以傳媒運作為題材的電影在我眼中看來, 香港電影圈有個怪現象,那便是很少以傳媒作為電影的題材.  記憶中七十年代許冠文拍過“賣身契”,諷刺藝人簽約電視台的不公平現象(這情況至今仍可算是歷久常新),以及九十年代黃秋生主演的“A1頭條”, 此片以報館為背景,主體仍是港產片式慣常的誇張失實的情節,內容鮮有觸及報業的運作和經營手法。  我在想,香港人每天被各式各樣的傳媒(電影,電視台,報紙)包圍著,被它們鋪天蓋地的內容,資訊轟炸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其實都很好奇,到底這些傳媒機構是如何運作,它們的營運策略與其他機構有甚麽不同,傳媒機構正面對著怎樣的困難和挑戰等等。  當然我並不想看記錄片,我期待的是電影/電視/報業行內人以現身說法的手法,訴說著一個與傳媒有關的故事。  我們看了太多以醫生,警察,消防員,律師等專業人事為主軸的電影了,但竟對已身關係最密切的傳媒行業如此陌生,是不是有點諷刺。  最起碼,請給我們拍一部類似“八部半”的電影,以夫子自道的手法,訴說傳媒工作的苦與樂,感慨與感受。 上述的論述僅為野叟曝言,旨在拋磚引玉,招來各方的高見.  我的想法很簡單,我是看粵語片大的,體內是濃得化不開的港產片情懷,亟期待本地製作的媒能喚回香港人的心.  苟如此電影人便得從根本著手,那便是電影必需予人以新鮮和親切感來吸引觀眾; 而題材正是烹煮一部好電影的先決材料! 


============================================

感謝 西環的黃金歲月 提供以上資料

西環的黃金歲月的網誌: http://oceandeeop3000.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722162

全部攻略 495

全部回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