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百劍堂主,金田奇士

懷舊堂主 於 2015-08-04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615

分類:
﹙011﹚胡菊人投奔「百姓」

那天資料室「清理垃圾」。
好幾個紙皮箱裝滿書報雜物。
當中有幾十本一摞的「百姓半月刊」。
用尼龍繩扎得結結實實。
我正想伸手抽出幾本,身後傳來一把雄厚聲音。
「別動,我們都買下來了。」
「百姓半月刊」是胡菊人創辦的刊物。
未「跳槽」之前,他是《明報月刊》的主編。
在胡菊人主編《明報月刊》的年代裡,內地正經歷「天翻地覆」的大革命。
金庸創辦「明月」, 如他自己所言,是為了「對着幹」。
不僅要
暴露真相,更要引導讀者一起思考真相。
金庸把雜誌定位為一份「關注中國問題的思想刊物」。
這項宗旨在胡菊人手裡是明明白白地做到了。
胡菊人「利用」雜誌老闆的泱泱大度、香港殖民地的自由機遇、海外華人的筆墨網絡, 加上本身的識見和敏銳,以刊物為平台,以紙頁為堡壘,向時代的愚昧宣戰。
這時期出現在「明月」上的名號大多響噹噹。
從蔣夢麟到張國燾,從夏志清到張愛玲,從牟宗三到余英時。
或憶舊,或析新,或感懷,或述史。
每行每字,皆對中國的前世今生充滿強烈的焦慮、期盼、擔憂、憧憬……
雜誌上的文章,都像一團火。
華人來此或探路或取暖,火光熊熊,映照出每一雙眼睛裡的沉重心情。
胡菊人捨「明月」而投奔「百姓」,箇中因由,至今仍是謎團。
「明月」老闆查良鏞亡羊補牢,不敢怠慢。
員工加薪,皆大歡喜。



﹙012﹚「明月」主編胡菊人



一九七八年照片。
後排左起:胡菊人、劉國松、余光中、楊世彭。
前排左起:胡金銓、盧燕、陳之藩。
胡菊人原名胡秉文,廣東順德人。
師從香港著名古琴大師、藝術教育家蔡德允。
先後任《大學生活》社長及主編、《中國學生周報》社長。
1968年開始擔任《明報月刊》的主編,前後歷經十三年。
1981年離開《明報月刊》,加入傅朝樞創立的《中報》。
臨行前,金庸特地在「海城」酒樓設宴歡送,贈「黃金勞力士」。
1981年6月1日,胡氏創辦「百姓」半月刊。
1996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



﹙013﹚百劍堂主



1950年代香港大公報籃球隊隊員合影。
後排左二查良鏞(金庸),左三陳凡(百劍堂主),右一為馬廷棟。
金庸(查良鏞)、梁羽生(陳文統)、百劍堂主(陳凡),當年號稱「三劍俠」。
同一時間在《新晚報》連載新派武俠小說。
論排名,百劍堂主乃大師兄,梁羽生、金庸都是師弟也。



﹙014﹚金田有奇士



新同事知我曾跟梁羽生共事。
想了解一下這位「新派武俠小說」始祖的往事。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廣西人。
想知他如何跟武俠小說結緣,可從一首「打油詩」開始。
詩曰:
金田有奇士,俠影說羽生。
南國棋中意,東坡竹外情。
橫刀百嶽峙,還劍一身輕。
別有千秋業,文星料更明。
這首「打油詩」內容豐富,可說總結了梁大俠多姿多彩的人生。 


﹙015﹚俠影說羽生



給上節的「打油詩」作點解說:
「金田」指清末太平天國起義的金田村,就在梁羽生家鄉廣西蒙山附近。
講到梁大俠鄉下蒙山,在1945年之戰亂年代,有一班知識分子對他影響甚大。
其中,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國學大師饒宗頤,都因避亂住在他家裡。
「金田奇士」耳濡目染,受益匪淺。
「俠影」係指他的《萍蹤俠影錄》。
梁羽生從1954年開始寫武俠小說,到1984年「封刀」,30年間,一共創作武俠小說35部,160冊,1000萬字。
如此創作紀錄,恐怕難有人可以打破也。


﹙016﹚「棋痴」梁羽生



「棋中意」是說梁羽生擅寫棋話。
梁羽生除了寫棋話,本身亦係象棋同圍棋的高手。
說他是「棋痴」,一點沒有誇張。
話說50年代,他跟新婚妻子到北京渡蜜月,第一晚就離奇失蹤。
好在他的另一半係醒目女。
知道他有「特殊嗜好」。
總算在附近公園找到他。
當時,梁大俠正同新識棋友在公園「切磋」,殺得天昏地暗。
一個不留神,便冷落了新婚之嬌妻。
梁大俠的趣事有好多,「捉棋緊要過老婆」,是我們經常提起的笑話。
圖為梁羽生(左)與金庸對弈,兩人皆棋壇高手。


﹙017﹚迫出來的「武俠」



梁羽生1954年開始寫武俠,1984年「封刀」,前後寫了30年。
梁大俠其實不會武功,一招一式,全係「紙上談兵」。
還有,他寫武俠小說,是被「老板」迫出來的。
1954年,香港武術界之「太極派」同「白鶴派」爭拗,先在報紙「筆伐」,繼而相約於澳門新花園擺擂台「決鬥」。
太極派掌門吳公儀同白鶴派掌門陳克夫,終於在擂台上拳來腳往,埋身肉搏。
香港不少人專程搭「大船」去觀戰,這場打了十幾分鐘的「牙骹戰」,哄動一時。
香港《新晚報》總編輯羅孚靈機一觸,為了滿足讀者興趣,比武第二日就在報上預告將刊登精彩之武俠小說以饗讀者。
第三日,《新晚報》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之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
小說一推出,果然吸引了不少讀者捧場。
《新晚報》因此一紙風行。
《龍虎鬥京華》亦成為新派武俠小說之濫觴。
圖為梁羽生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


﹙018﹚「李夫人」梁羽生



梁羽生以武俠小說聞名。
其實,他的雜文也很值得看。
梁慧如、馮瑜寧、梁羽生,都是陳文統常用的筆名。
這本由香港上海書局出版的《古今漫話》,用的筆名便是梁慧如,一個女性名字。
很多人只知道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始祖。
其實,在寫武俠小說之前,他曾化作「女兒身」。
開了個「李夫人信箱」。
讓讀者「盡訴心中情」。
別看梁大俠「肥屍大隻」,聲如洪鐘。
「李夫人」筆下,卻是柔情似水,心思綿密。
讓讀者如沐春風。
後果是引來無數「狂蜂浪蝶」。
教報館同袍哭笑不得。
圖為梁慧如著《古今漫談》,梁慧如者,梁羽生也。


﹙019﹚《藝林》,陳凡,馬國權




馬國權《我與大公報五十餘載的文緣》中,提到他和大公報的文字因緣:

「我較頻密地與《大公報》交往,那是一九五九年後的事。那時《藝林》週刊新創,金石書畫,詩文論析,兼收並蓄。《文采》週刊,側重文學,宜古宜今。」
「當時主持副刊工作的副總編陳凡先生要經常出訪各地組稿。他每經廣州,常蒙過訪,談話中多涉及擴大稿源問題。其時我正當容庚先生的研究生,有緣隨容師遍歷商周以來重要遺址,及觀八省市博物館所藏以至私人的賞玩,並有緣聆聽不鮮名家們在閒談中的高論,眼界頓開,獲益匪淺。專家們這些心得,我都用心筆錄下來,分別寫成小品,供《藝林》選用。我還多方介紹專家為《藝林》撰稿。」
「十冊的《藝林叢錄》正是這方面的部分成品。這樣我持續努力了約二十年,合作愉快。當時我寫的稿子曾剪貼為四大冊,可惜均被紅衛兵所掠去,廿年心血盡付東流,無法尋回了。」

創辦《藝林》、《文采》兩個週刊的陳凡,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退休,繼任者正是經常給《藝林》撰稿的馬國權。

陳凡退休後出版了一本《壯歲集》,是他的詩詞結集,直排無標點,古色古香。

感謝 懷舊堂主 提供以上資料

懷舊堂主 的網誌: http://kfwong2013.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237176

全部攻略 176

全部回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