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2016 / Day 1 )
(1) 一行25人於中午13:30pm集合於深圳福田口岸。
(2) 天氣預測。
(4) 中途加油站,坐長途車就最開心見到佢..........
(5) 為我咃加油嘅係...........鹵水雞肶 ¥13,手抓餅 ¥9。
(6) 又熱辣辣又好好味。
(7) 下午16:45pm已到了第二個加油站......... "源潭"。
(8) 晚上18:35pm終於嚟到 "韶關收費站" ,不過重要開多
半個小時車去到今晚落腳點............. "乳源瑤族自治縣"。
(9) 今次行新高速公路,比行舊高速公路快咗成粒鐘,晚
上19:05pm就嚟到縣城的 "白雲天賓館",今晚就瞓依度。
(10) 未攞房先行過對面開餐先。
(11) 外面得3度嘅冷風係咁由門口吹入嚟,
個個凍到連褸都唔除就開餐。
(12) 八餸一湯,白飯任裝。
(13) 今次行程本來會到訪位於古道上的一所山區小學 (核
桃山小學 - 2008年8月改名為 "核桃山歐暉小學"),不過
由於昨天於山區下了一場大雪,導致高速公路北行線封
閉,山區小學的賴老師專誠由學校開車出來縣城為我們
商討安排,最終更決定先放回我們損獻的物資返學校,
明早再開車出來縣城為我們引路,繞道多20公里的舊路
前往起步點 "大橋鎮"。
(14) 由左起....... 開車的黃師傅 / 山區小學的
賴老師 / 領隊簡sir / 閒人一個。
(15) 房間簡簡單單,不過好在有暖氣熱水。
(16) 本來太凍都唔係幾想出去,不過最終都係落咗街。
(17)
(18) 今晚21:30pm就準備是日宵夜。
( 24-1-2016 / Day 2 )
(19) 清晨5:15am的縣城大街 "鷹峰東路"。
(20)
(21) 今早準時5:40am開車,進入山區後已見到滿山白雪,
簡sir更要求司機張旅遊巴停下來給大家落車感受一吓。
(22) 緊路上鋪上一層薄薄的雪。
(23)
(24)
(25) 因風雪需要繞路,本來50公里的路程要多走多20
公里,最終早上7:40am嚟到 "大橋鎮"。
(26) 地度的鄉鎮早餐。
(27) 想要乜請自己動手挾。
(28) 三片五花腩的熱湯河粉¥8,五花腩食落口
一啲都唔油膩,好味指數80分。
(29) 大橋鎮最熱鬧的一條街。
(30)
(31)
(32)
(33) 離開 "大橋鎮 ",旅遊巴接載大家嚟到坪乳公路登山口。
(34) 依家係早上8:20am。
(35) 零下6度,寒風剌骨。
(36)
(37) 入口就在G4京港澳高速公路下面。
(38) 穿過時光隧道就可以回到千年古道。
(39)
(40)
(41)
(42) 正式站上 "西京古道 - 猴子嶺段"。
(43)
(44) 石板橋上亦鋪上一層厚厚的白雪。
(45)
(46)
(47)
(48) 現代人踏上千年古道。
(49)
(50)
(51)
(52) 冰掛。
(53)
(54) 真係.......寒天飲雪水,點滴在心頭。
(55) 昔日的涼亭 "心韓亭"。
(56)
(57) 亭內的古石碑。
(58)
(59)
(60)
(61)
(62)
(63) 真高興再與山區小學的賴老師來張合照。
(64)
(65)
(66)
(67) 真真正正的老冰花。
(68)
(69)
(70)
(71) 只係海拔700餘米高。
(72)
(73)
(74)
(75)
(76)
(77) Hello.........你好 !
(78)
(79)
(80)
(81)
(82)
(83) 離開古道接駁入939道鄉。
(84)
(85)
(86)
(87) 下一站........."下馬村"。
(88)
(89) 以為係箭咀,原來係腳印。
(90) 遠遠的山坳正是古道的下一站,但因風雪令到旅遊巴
未能到今次行程的終點接載大家,餘下的古道只
能留待下次了。
(91) 行唔到都影張相留個念。
(92)
(93) 左邊就係357縣道,右邊就係939道鄉。
(94) 大家都等待賴老師帶領前往他的親戚家中小休。
(95)
(96) 上馬村。
(97)
(98) 行咗兩個半鐘,可以嚟個半小時嘅暖笠笠大休啦 !
(99) 多謝賴老師的親戚為我們準備了熱茶和食物。
(100) 熱辣辣的芋頭和蕃薯。
(101) 暖入心的熱茶。
(102) 天氣需冷,但人情未冷。
(103) 打擾晒啦 !
(104) 再見啦小朋友。
(105) 多謝你們的熱情款待,唯一可以回報你們的就只
有把我背囊裡的四條蟹柳零食全數送給你們。
(106) 鋪滿雪的357縣道。
(107) 想快啲溶雪就要在雪上灑鹽。
(108) 崗里村。
(109)
(110)
(111)
(112) 果然.............
(113)
(114) 公安已經封路禁止外來車輛上山。
(115) 今午就連高速公路的南行線亦已封閉。
(116) 南水湖。
(117) 在車上的補給品。
(118) 又返到嚟 "乳源" 啦 !
(119)
(120)
(121) 中午14:00pm終於有飯開啦 !
(122)
(123) 下午15:00pm係時候開車返落深圳。
(124)
(125) 途中的加油站......... "瓦窰崗"。
(126) 熱辣辣朱古力 ¥9.5 + 凍冰冰雪糕新地 ¥10。
(127) 多謝農家送給我們自家炮製的蕃薯乾。
(128) 路路暢通,比昨天那程更快了半個鐘,用了四個半
鐘,晚上19:30pm已經順利返到福田口岸過關返香港。
參考資料
***** 西京古道 *****
"西京古道" 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沿途村莊密集,是廣東目前有文字記載以來年代最早、路線最長、風貌最完整的古道,是海陸絲綢之路對接的最早通道,早在漢代便有了修古道、運龍眼荔枝到西京的記載,距離乳源縣城約40公里, 始建於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漢武帝時期嶺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經之道。
西京,東漢時的首都,即今西安,西元25年,東漢桂陽郡 (轄今廣東韶關、清遠、湖南郴州等地) 太守衛颯,開鑿了一條由廣東英德經乳源至湖南的 "官道",原路線從英德浛洸經乳源縣城至湖南宜章,全程約五百餘里,是大部分古代嶺南人進京都的必經之路,這是有記載以來最早溝通珠江、長江流域的最長陸路,是連接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紐帶。
目前韶關市乳源縣境內仍保存著約有70多公里的風貌較完整的古道,而 "梯雲嶺" 段與 "猴子嶺" 段等保留最完整的西京古道路段,一塊塊麻石壘出的石道仍舊倔強地穿行于崇山峻嶺間,蜿蜒北上,近兩千年的人走馬踏和風雨沖刷,讓古道路面異常地平整,它不僅是一條官道,又是一條驛道,更是一條商道,古道上最龐大的隊伍,莫過於挑鹽的腳夫,粵鹽遍湖南,肩挑販夫益至數十萬人,此舉皆為避稅,一往還,利一倍,非貧苦壯丁,不能為也,數十萬挑鹽腳夫在石板路上邁著艱難的步履日夜兼程的壯觀景象延綿了好幾個朝代,目前西京古道沿途仍保存著大量的從唐代至清代修建的古亭碑記、書院、古橋、古民居等默默地向客人講述著當年盛景,許多建築至今仍功能完好。
在平整路段的每兩塊石階間都為勻稱的一米多距離,正好符合一匹馬的步伐長度;而在陡峭的山嶺上,每兩塊石階間卻縮短為約0.7米的距離,也與一名成人大跨步的步伐相符。
人們所熟悉的“亭”,常見於名山勝地和花園別墅裡那種有頂無牆的風景亭, 古代建在西京古道途中專供行人歇息的“涼亭”,現在還保存完好的有 "梯雲嶺亭",大橋的 "象兌亭",烏鶉嶺的 "官止亭",新谷顯靈坳的 "續成亭",猴子嶺的 "心韓亭",爛泥坳的 "樂善亭",白牛坪的 "仰止亭",三元鎮的 "壽德亭",還有核桃山老虎衝的 "納涼避雨亭",共計有9座。在猴子嶺的 "心韓亭" 古石碑上,鐫刻著 "北接三楚,南接百越,此是必經之路" 的字跡,而在同治年間修建的仰止亭的碑記上則説:"上通三楚,下接百越"。這些古物都清楚地揭示了西京古道的作用及地位。
海上絲綢之路始於西漢嶺南的徐聞、合浦,而西京古道又是在海陸絲綢之路開通後開闢的,又延續于唐、明、清三代重修,一直起到了溝通南北的作用,眾多的古代遺址、碑記、文物證明,以西京古道為最早代表的韶關三大古道 (西京、烏逕、梅嶺) 都溝通了長江與珠江水系,令中原的絲綢、陶瓷、茶葉等物産源源不斷地運抵嶺南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同時又讓大量海外的舶來品通過此處運抵中原,使中外文化在此匯集交流。
~~~~~~~~~~ 完 ~~~~~~~~~~
累積瀏覽 522669
全部攻略 627
全部回應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