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靈隱寺-上下薑山-鹿湖-深屈-大澳

山水小組誌 於 2016-05-05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1241

分類:
上星期想行大澳,去橫水渡食燒鵝。不過師傅休息,於是便順延到今天。設計了兩條路,其一是從大澳起步,逆走鳳凰徑上悟園,再落牙鷹角。另一條是從靈隱寺起步,上鹿湖,落深屈去大澳。大家都想去靈隱寺,那便選第二條吧。今早出隊十六人,東薈城外集合。乘九點零五分那一班車去大澳。










 靈隱寺站下車,沒有走下河邊,看看「嶼山初地」石刻。我想大家都不想走下河邊,只為看那石刻。











 過馬路,沿車路入下薑山。我已廿多年未到過這裡,更未曾從靈隱寺上鹿湖,見步行步吧。








 





 











 到了靈隱寺山門,大家都想進去參觀。上去鹿湖的古道,應是在車路盡頭。既然大家想看,便離開車路,一齊進寺參觀。

















 既然來到,便穿過這門,直上大雄寶殿吧。





 











 大雄寶殿在山上,看來有點殘舊,更比不上寶蓮寺的規模。但不經過風吹雨打,才顯得古樸。











 遙望對面的觀音寺。


  寺外有幾棵荷樹。荷樹初夏開花,雖叫荷樹,但花不像荷花。





 我們未到過這裡,原以為上鹿湖的路在靈隱寺後門。於是見路便行。結果上了一間屋的門前。











 看到這閘門,還不知走進人家的路。其實旁邊有一條路,方向是正確的。不過我們問問一位大叔,他竟說不知有路上延慶寺,只叫我們走大路上去。





 靈隱寺山門對面有一條路上山的。我們便走回頭,從那條路上去。











 看到這個牌坊,便知走對了路。


 牌坊旁有一條小路,路被一道閘門封閉了。這條路正是通往剛才我們問路的靈隱寺後門。看到閘門沒有上鎖,似乎我們給愚弄了。





 算了吧,始終是人家的地方。我們兜路也沒所謂,時間多著呢。





 沿這條有街燈的路往上走,經過幾間屋舍的後門。








 經過其中一間屋的後園時,有個瘋婆好像是駡我們經過這條路時,「丟了一地報紙」,說著說著,便一盆水潑下來。BILLY走在最後,中了招。








  繼續向上行,看到引水道時,便轉左上引水道,上山的古道就在引水道的另一邊。











 走上幾步,在分义路轉右,才是上鹿湖的古道入口。

















 古道一半鋪了水泥,其餘部份仍保留石砌的路面。可能這條路不是熱門路線,地上生了青苔,很滑。


























 





 





 











 





  到了減壓缸,石砌古道變為一條水泥徑,已到上薑山了。





 旁邊應是昆梨淨院





 














 山路旁已是私人地方,謝絕參觀。這裡環境清幽,真的是禪修的好地方。








 「平常心是道」-正這是馬祖道一所提倡的。




















 青蓮寺。
































 過了青蓮寺,便到了延慶寺的後門。

















 延慶寺正在重建部份屋舍,還未重建的,已漸被野草包圍了。








 鹿湖精舍還有人住吧?大部份寺院都是重門深鎖,路上只見幾個建築工人。











 時間不早,我們要趕路了。走上車路,直往深屈道落深屈。


 








 經過延慶寺。聞名不如見面。雖然我們在趕路,但也要去參觀一下。


 山門已重修了。相比靈隱寺、覺修寺,這裝潢顯得俗氣。以往古樸的感覺沒有了。看到右邊的側門開著,我們便進去參觀。








 























 裝修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提供安放先人的靈位了。我們在看的時候,一個工作人員看到我們,便說那裡不對外開放,「請」了我們出去。





 快步走出深屈道。山路走完了,之後都是平坦大道。








  看地圖,這路口前有路去象山的。冬天再探。到這路口,轉左落山。














 


 


 


 


 


 到引水道,才差不多走了一半路。山上雲霧驟來,到山下,又陽光普照。








 


 








 


   到深屈了。接上東澳古道,直往大澳。我戲說可以去深屈士多吃豆腐花。不過時間不多,當然不會去光顧了。


























 等齊人,立即起步。大梁和我們的總務早已走在前面,差不多到新洲了。





























 我說還有六百多級,給隊友「打氣」。








 看他們累了。便在這裡小休,上完石級,便沒有樹蔭了。











 吃過水果,又要起步。前面兩個隊友已差不多到大澳。





 





 這棵「山椒」又叫大花紫玉盤














 聽說大嶼山新洲有毛葉杜鵑。這棵在路旁的植物,看樣子應是毛葉杜鵑了。





























 這時陽光猛烈。大家又熱又有點累,都默不作聲趕路。





 














 








  看到虎山和楊侯古廟。快到大澳了。





 











 


 





 


 





 


 象山和獅山。


 轉入棚屋,邊走邊拍。





















































 





 過了新基大橋,轉左至墟市,便到橫水渡。


 記得這間賣香妃卷的小店。上次我們吃完燒鵝,在這裡又吃了一塊香妃卷。不過吃飯要緊,吃完再來看看。





 終於到食肆了。我們十五人分坐兩枱,共訂了三隻燒鵝。燒鵝未上,先來啤酒。今天太熱了。








 


 每枱一隻半燒鵝。





 除了燒鵝外,侍應說馳名的還有這些:墨魚餅、炸豆腐、籠飯。














 


 穿拖鞋的人,腳要有觸地感。吃東西當然要用手拿了。


 


  有剩打包。





 雖說吃不下三隻燒鵝,我們幾個人吃完飯,還要去「掃街」。又去回味這檔的香妃卷。今天老闆親自主理。他一邊煮,我們一邊讚,結果他給我們的香妃卷加料,比上次光顧的那一塊大兩倍。香妃卷很美味,我們吃飽了燒鵝,還吃下一大塊。











 他又免費給我們一袋酥炸魚。真要多謝這位鄭老闆。


 下次來,一定再光顧。




============================================

感謝 山水小組誌 提供以上資料

山水小組誌的網誌: http://sansuiteam.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新晉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330579

全部攻略 244

全部回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