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波羅的海郵輪之旅 Part 6 柏林猶太博物館

小A的世界 於 2016-10-18 16:10:40 發表  |  累積瀏覽 542

分類:長線旅遊 博物館 ;地區:歐洲

攻略日期:2016-05-04

柏林猶太博物館(Jewish Museum Berlin)始於1933年,主要介紹居住於德國的猶太人的歷史和文化。但營運了五年後,因受到納粹德國的逼迫,而被迫關閉,直到1978年才重新開放,並於1988年開始擴建計劃,由猶太裔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親自操刀,1992年開始擴建工程,於1999年完工,成為現在的模樣,下圖的古建築是舊館,舊館旁的灰色建築正是新館



Libeskind的父母是波蘭裔猶太人,二人都是納粹大屠殺的幸存者,因此當Libeskind設計新館的時候,想把曾經歷過大屠殺的人的感受帶入建築之中,於是利用極其扭曲和灰暗的設計,由裡至外,向世人展示德國猶太人的故事。


從上空看,新館的外形呈閃電狀(下圖出自維基百科)



呈刀疤狀的窗戶,象徵歷代德國猶太人破碎的經歷和永不磨滅的傷痕



博物館內的所有展品(其實新館本身正是一座大型展品)全都在新館內,但新館並無出入口,必須要經過舊館的地下通道才可進出,加上兩館完全不搭調的設計,都喻意著德國,特別是納粹德國,和猶太人即使表面上並沒關聯,甚至曾經割席,但暗地裡兩者間的關係卻從沒分離,且密不可分,沒有了彼此的歷史,都是不完整的,可惜地下通道本身不准拍照,無法讓大家一窺當中的情景,但我想這也是表達當中極其強烈的情感的手法。


由於柏林猶太博物館屬恐襲高危地方(伊斯蘭教義內的反猶意識非常之重),因此保安非常嚴格,除了要接受金屬探測和X光檢查外,還不能攜帶手提包,甚至不能手提外衣進入博物館內(除非穿在身上,但館內的暖氣很熱,根本不會想把外衣穿在身上),所以這些東西全都需要寄存於舊館內。


離開地下通道,正是新館的地下建築



新館地庫由三條通道組成,分別是流亡之軸(Axis of Exile)、死亡之軸(Axis of the Holocaust)和延續之軸(Axis of Continuity),它們亦各自通往不同的地方



流亡之軸展示了自納粹上台後德國猶太人的逃亡史,最初只是毫無道理可言的歧視行為,隨後形勢迅速向下,由言語上的排擠,惡化到暴力襲擊,不少猶太人更成為不受歡迎人物,被禁止進入不同城鎮



與此同時,納粹德國的政策越發反猶,當地猶太人發覺不但自己的財富,甚至連性命都大受威脅,於是舉家離開德國,最初他們只是移民到鄰近的歐洲國家,後因歐洲各國收緊移民政策,加上納粹的影響力幾乎遍及整片歐洲大陸,於是不少人流亡至歐洲大陸以外的地方,連中國也有他們的蹤跡



流亡之軸的盡頭是一個名為流亡之院(Garden of Exile)的戶外庭院,庭院中豎立了總共四十九根的混凝土高柱,配以傾斜的地板,使步入其中的人感到頭昏目眩,步履為艱,用此表現出猶太人艱苦的流亡之旅。每根柱子頂上都種植了橄欖樹(猶太人的故鄉以色列盛產此樹),示意流亡國外的猶太人可以在當地重新開始,落地生根。不過當日的氣溫只得攝氏十度,而我們的外衣全都寄存於舊館那邊,在沒有外衣的情況下根本不敢出去,唯有從室內拍,順便為照片中那幾位勇士鼓掌



死亡之軸的盡頭是大屠殺塔(Holocaust Tower),是一座甚麼都沒有,只有一絲光線的密室。據說關上門後,會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喻意從前被關進集中營,與世隔絕的猶太人,即使知道或窺見外面的世界,離自己是如此的近,卻無法離開的絕望感。之所以是「據說」,是因為我當時忙著看其他展品,不小心脫離了大隊,還要迷了路(雖然看地圖好像很簡單,但置身其中就好像是墮進迷宮裡般,就像是代表那些身在納稅德國的猶太人那顆不知何去何從的心),結果找到大隊時,他們已經參觀完了大屠殺塔,準備離開地庫,因擔心再走失,所以不敢獨自去看,於是就這樣錯過了。


最後是延續之軸,是一條通往位於上層的永久展覽廳的樓梯,有光線直接射在其上,樓梯的盡頭是一堵牆,喻意逃亡中的猶太人以為前方是通往光明的通道,但走到盡頭卻是死路,帶出那種從希望變為絕望的感覺,至於永久展覽廳的入口則在樓梯中途的牆壁上直接開一個洞口讓人進入



不要以為展覽廳內就一定有展品展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甚麼也沒有的空間,不是因地方太大,所以才空置出來,其實是有意為之的,目的是帶出如《舊約聖經》內的其中一卷書《傳道書》所言的「虛空」,意指無意義、短暫、無法理解、荒謬



同層還有為紀念所有在戰爭和暴力事件中受苦受難的人而設的永久裝置藝術,由以色列藝術家Menashe Kadishman設計,名為《落葉》(Fallen leaves)的大型展品,是在一個疑似廢墟的場境中,在地上鋪滿以厚達三厘米的鋼版製作,擁有不同的表情和大小的面孔,總數有一萬個,參觀者可踏足其上,從視覺



和聽覺上感受那些受害者面對死亡時扭曲的面容和悲鳴



Kadishman直言,此裝置並不是只為紀念猶太人而作,因歷世歷代都有不同的人因戰爭和暴力喪失生命或遭受永久性的傷害,即使是納粹德國時期,除了猶太人,還有數以百萬,甚至千萬計的共產黨人、吉卜賽人(Romani people)、同性戀者、戰俘、異見人士、反納粹教會、斯拉夫人、波蘭人和殘疾人士慘遭殺害或死於集中營



展覽廳內有通道前往其他樓層,內裡主要介紹和德國猶太人相關的歷史和文化,當中有不少珍貴照片



還展出了相關展品



這是介紹流亡到英國的猶太人的裝置



掀起會見到相應人物的小故事和一件屬於他的小物品的照片



這裡有生於二戰後的德國猶太人的錄音訪問和照片



跟著旅行團去參觀實在有點走馬看花,以博物館之規模,展品之豐富,加上其用心良苦的設計,實在非常值得預留兩至三小時的時間去細細品味和感受,即使參觀完後未必能讓一個人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和平主義者,但至少不會去重蹈前人的覆轍。


對信仰、時事、音樂等其他主題(還有我自己拍的風景短片)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到本人的blog:http://smallaworld.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2016-05-04
    攻略地點:歐洲
  • 攻略時間:1小時內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374047

全部攻略 315

全部回應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