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倫‧凱勒

叮噹貓 於 2017-03-04 05:13:15 發表  |  累積瀏覽 125

分類: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這一個名字,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她的成長故事深受世界各地教育界的推崇,不少國家更以她的勵志故事刋印成為讀本教育年輕一代,勉勵他們自強不息,永不放棄。


 
年幼的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的故事最為人所景仰的莫過是她的堅毅精神,雖然身患多項殘障,但依然努力不懈,積極學習來突破身體帶來的限制。試想幼小孩童是透過五官(註一)來學習知識與技能,然而海倫‧凱勒卻缺了首要兩個重要的官能:視覺和聽覺,這等同喪失了學習的天賦條件,對於學習和施教同樣困難。

生來原是一名健康嬰孩的海倫‧凱勒,只因年幼時候患了重病,致令她成了既聾又啞的盲童。很多關於海倫‧凱勒的故事讀本多著眼描寫她的堅毅精神,鮮有提及童年時候的海倫‧凱勒竟是一個野蠻小孩。父親更因無法教育她而考慮將女兒送往孤兒院,後在母親苦苦哀求下,才試從盲人學校請來老師教導海倫‧凱勒。盲人學校的老師安妮‧蘇利文(Anne Sullivan)循循善誘地教導海倫‧凱勒,最後海倫‧凱勒學會以文字來與其他人溝通,從此生命不再一樣。 

海倫‧凱勒與安妮‧蘇利文老師


叮噹偶然觀看了一部關於海倫‧凱勒成長經歷的電影(註二)。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描繪了老師安妮‧蘇利文以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教導海倫‧凱勒,其間老師與學生在學習上的抗爭場面,好些情境似曾相識,正像從前叮噹教導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過程一樣。

 
電影中的劇照

作為一位前線教育工作者,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因著未能與外界有效溝通,壞脾氣和壞行為時常在課堂裡出現。因此老師如何有效地與他們溝通,繼而建立良好關係便是教學上最具挑戰的地方。叮噹觀看電影的同時,感同身受,對於安妮‧蘇利文老師的教學態度格外欣賞。


在黑暗和寂寞的世界裡,海倫‧凱勒獲得了新生。在老師安妮‧蘇利文的協助下,海倫‧凱勒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帶來的痛苦,並且積極學習閱讀和說話,展開人生新的一頁,最後還成為偉大的作家,世人的典範。

有人評價海倫‧凱勒是人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叮噹非常同意,可是海倫‧凱勒的成功,啓蒙老師安妮‧蘇利文居功至偉。如果缺了這一位鍥而不捨,堅信教育能改變生命的好老師,海倫‧凱勒將不能成為一位舉世知名的偉人。





註一:

五官學習是正常兒童的學習方法,五官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正常的器官讓我們學習和感受環境的變化,並依據變化來作出相應的反饋。一旦學習器官受損,人是無法正常透過觀察與聆聽或其他感官來學習技能與應付生活所需。

註二:

帕蒂‧杜克(Patty Duke)12歲時參與百老匯戲劇「奇蹟工人(The Miracle Worker)」的演出,並擔任主演海倫‧凱勒一角而聲名大噪。


小演員帕蒂‧杜克與海倫‧凱勒

1962年,帕蒂‧杜克在電影版本中重新扮演了海倫‧凱勒的角色,並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演員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Supporting Actress),她是首位最年輕贏得奧斯卡最女佳配角演員獎的女演員,獲獎時只有16歲。


海倫‧凱勒小資料:


海倫‧亞當斯‧凱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

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Alabama)塔斯坎比亞(Tuscumbia),她有兩個年幼的弟妹,還有兩位來自父親前度婚姻的兄長。


來自富有家庭的海倫‧凱勒,在襁褓期間因急性腦炎引致失明和失聰,致使她無法學習語言來溝通。1887年,七歲的海倫‧凱勒透過盲人學校老師安妮‧蘇利文(Anne Sullivan)對她耐心的教導,她學會了文字的意義,並開始懂得與他人溝通。


十歲時,海倫‧凱勒的父母聘請了霍勒斯曼學校的莎拉‧傅樂瓦(Sarah Fuller)老師教導其說話,她把中指放在老師鼻子上、食指放在嘴唇上、大拇指放在咽喉上,從此海倫亦學會說話。


短片介紹海倫‧凱勒如何學習講話

海倫‧凱勒不但學會閱讀和說話,還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專上課程。海倫‧凱勒成就卓越,安妮‧蘇利文老師功不可沒,她一直留在海倫‧凱勒身邊,將教科書和上課內容寫在海倫‧凱勒的手掌上,好幫助她完成學習。  


1896年,海倫‧凱勒進入了位於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的劍橋女子學校(The Cambridge School for Young Ladies)。 1900年秋季進入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拉德克利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就讀,並於1904年以優異成績取得文學學士學位,並成為首位畢業於高等院校的聾盲人。


 
 海倫‧凱勒成為首位畢業於高等院校的聾盲人

成年後,海倫‧凱勒繼續廣泛閱讀,刻苦學習,最後更成爲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的作家和教育家。1924年,海倫‧凱勒成立了「海倫‧凱勒基金會」來幫助和爭取盲童接受教育。1946年海倫‧凱勒出任美國全球盲人基金會國際關係顧問,共走訪35個國家,爭取在世界各地興建盲人學校和分享她的經歷。


海倫‧凱勒的講話短片

海倫‧凱勒畢生致力於殘疾人士的事業,四處募捐來改善殘疾人士的學習水平和生活環境。海倫‧凱勒的勵志故事使她入選美國《時代周刊》「人類十大偶像之一」,1964年海倫‧凱勒被林登‧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總統授予「總統自由獎章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以表揚她為殘疾人士所作出的貢獻。


海倫‧凱勒雖以宣揚人道主義而廣為人知,極受推崇,可是她也是一位積極提倡社會主義的學者。1909年,海倫‧凱勒加入了馬薩諸塞州的社會黨,成為「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的成員。左傾社會主義的主張導致媒體時常批評她,典型的例子是《布魯克林鷹報(Brooklyn Eagle)》評論她的錯誤是來自發展上受到明顯的限制。


海倫‧凱勒享壽87歲。1971年,國際獅子會的國際理事宣佈將每年6月1日定為「海倫‧凱勒紀念日」。全球的獅子會在「海倫‧凱勒紀念日」中舉辦視力相關的服務活動。



電影內容簡介


海倫‧凱勒原是一名健康的嬰兒,不幸在一歲七個月的時候,染上急性腦災,失去了聽覺和視覺,成了啞巴。年紀稍長,海倫雖懂得運用自創的簡單手語來與家人溝通,可惜隨著年歲的增長,簡單的交流已不能滿足她的需要,因此海倫變得脾氣暴躁,只能靠發泄來表達痛苦。


撫育一個既聾又啞的盲童是父母的一大難題,他們無法與海倫交流,故只能遷就討好孩子,海倫在這樣的背境下成長,行為與野小孩無異。父親要送海倫去孤兒院,但是母親無法同意這一種殘酷的做法。海倫六歲的時候,父母在家庭醫生的協助下,邀請柏金斯盲人學校的安妮‧蘇利文小姐作為海倫的啟蒙老師。


蘇利文老師曾經是一個眼疾嚴重的女孩,她在孤兒院裡孤獨地長大,深知孤兒院是不堪回首的艱難生活,故此竭盡全力,阻止海倫父母送她去孤兒院,她堅信透過學習,海倫是可以走出黑暗,與世界建立密切的聯繫。 


壞脾氣的海倫雖然讓老師吃盡了苦頭,可是蘇利文老師堅持讓孩子接受她的教育方法,並成功說服孩子的父母給她兩周的時間,在單獨環境中授課。蘇利文老師深深明白家人的放縱和遷就成了海倫的學習障礙,甚至多於她的缺陷。  


蘇利文老師在沒有外界影響下,以手指拼音的方法來訓練海倫,使她積累辭彙來表情達意,並學會各種生活技能和禮儀。此外,蘇利文老師善於創造條件和機會讓海倫走進大自然來接受教育。海倫第一個學會的單字是水(water),透過學會生字,海倫掌握了文字作為溝通的意義,生命從此改變。


1962年     熱淚心聲 (The Miracle Worker)
  2000年 奇跡締造者(The Miracle Worker)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615889

全部攻略 2188

全部回應 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