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飲食文化話香江

懷舊堂主 於 2013-11-10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280

分類:特色景點 古蹟
香港人食嘢咁「奄尖」,茶樓食肆點止咁少呀?
係呀,一個網頁只能「蜻蜓點水」也。
又要「斬多幾両」喇!
正如安哥話齋,飲食文化,學問大焉。
比如說:
「混吉」,意為「攪攪震,冇幫襯」。
「混吉」此詞,便來自早期的「唔湯唔水」。
又如「靚仔」、「加底」、「嗱住」。
甚至「飛沙走奶」。
都來自飲食業的「行話」。
飲茶早就成了港人嘅「流行文化」。
「得閒飲茶!」
好似係仲未「out」嘅口頭禪也。




 ↑荷李活道近文武廟的「仁和飯店」。



↑三多樓(右側),1900年。


↑瓊香茶居,水坑口街西望大道西,1890年代。


↑一笑樓,皇后大道西,1905年。


↑舊式酒樓,設有歌壇,1959年。


↑早年茶樓,有歌樂組合駐場演奏演唱,點止飲茶咁簡單?


「南唐」舊事
1924年,中環華人行頂樓有一家著名的「南唐酒家」。
酒樓內掛有一副對聯:
建偉業於港,適些事乎蘆
一般人多不明白下聯作何所指。
原來「適些事乎蘆」除對了上聯外,還有另外一重意思。
就是英文「successful」的譯音,可謂別有心思。
南唐酒家是達官貴人常去用膳的地方,傳聞當年鄧肇堅的父親鄧志昂每星期光顧四至五次。
用膳後坐轎回家,轎費約一毫五仙。
有一天,鄧氏飯後如常乘轎回永吉街口的「鄧天福銀鋪」。
到達後,他剛巧沒有零錢,便給了兩毫予轎夫。
轎夫沒找錢便走了。
鄧氏精於「數口」,豈容有失?
於是立時邁步追趕。
最後竟追至華人行。
也即鄧氏上轎的地方。
鄧氏最終取回五仙,卻跑回起點,令人哭笑不得。
「南唐」於1930年代改為「大華飯店」,以一級中菜馳名。



↑古色古香的陸羽茶室,由馬超萬及李熾南於1933年6月11日創辦,初時在香港永吉街開業,1976年遷至士丹利街現址。


↑陸羽見證了香港過去七十多年的發展,保存了舊式裝潢及傳統飲茶特色。


↑「陸羽」古色古香的佈置。


↑「陸羽」是名流政客,富商巨賈及名伶作家的聚腳地,港英年代,多位港督經常在陸羽設宴請客,紅伶如薛覺先、馬師曾、任劍輝、白雪仙、芳艷芬、何非凡,名畫家如張大千、趙少昂、楊善深,富商好像霍英東、郭得勝、馮景禧等都是陸羽的忠實擁躉,就連南海十三郎也是陸羽常客。

 

↑陸羽茶具。


↑安哥,整返碗「杏汁豬肺湯」潤下先喇。

辛亥革命期間,中國人在香港經營的商業中心,集中於中、上環。
水坑口是當時指定的娼寮妓寨「紅燈區」。
因此,那時最大的酒家,是上環大馬路杏花樓,樓通數層,有廳有房。
名貴酒席是燕(窩)翅(魚翅)席,廚師多是順德人,菜式具有鳳城風味。
其他大酒家多間,由胡少蘧任經理,設於德輔道中,有陶陶仙館和樂陶陶等。
早年的茶樓,滿載一頁頁生動的歷史。

1930年代開業的英京大酒家,屬澳門富商高可寧的物業,樓高五層,設有電梯,可筵開百席。
最高一層為裝潢古雅的金鸞殿,曾設舞廳夜總會,並曾作為舉辦選美之場地。
酒家外牆裝設霓虹招牌,以對聯形式寫着「英京酒家國際宴會中西酒菜」、「廣州四大酒家廚師世界知名」。
當年英京是香港最高級的食肆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京已開始僱用女招待。
1960年代,英京大酒家是香港其中一家曾擺設滿漢全席的酒家。


↑英京,茶樓「一哥」。旁為「東方戲院」。

1941年7月,中日戰爭期間,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在香港開展資助國人抗戰的「一碗飯運動」,1941年7月1日晚上於英京酒家主持開幕禮。

「一碗飯運動」委員會各成員及150多位香港各界人士出席。宋慶齡並捐贈孫中山生前珍貴墨寶及其他文物紀念品,當場義賣籌款。
1959年3月6日,英女王皇夫菲臘親王官式訪問香港,晚上由香港各界華人於英京大酒家頂層金鸞殿設宴款待,出席者300多人。

包括首席華人代表周埈年、周錫年、羅文錦及前港督葛量洪等,晚宴由周埈年致歡迎辭,並致送紀念品,菲臘親王則致答謝辭。
席上菜式包括菲臘親王喜愛的咕嚕肉等。


↑大同、豪華,1950年代。


↑位於中環威靈頓街的鏞記酒家是香港知名食肆,以燒鵝馳名。1960年代。


↑鏞記由甘穗煇在1942年創立。其前身是位於港澳碼頭附近廣源西街售賣燒味的大牌檔。鏞記酒家有「富豪飯堂」之稱,平日吸引不少高官、富豪及名人捧場,包括曾蔭權、李嘉誠、周潤發等。 在中環上班的律師、醫生及銀行經理等專業人士,亦是鏞記的「常客」。1968年,美國《財富雜誌》選出鏞記為世界15大食府之一。


↑鏞記酒家,舊店。


↑上環「添男」樓。


 ↑龍門大酒樓,早期又名龍鳳茶樓,是港島一家老字號的茶樓,也是最早有冷氣的酒樓。龍門大酒樓位於香港島灣仔莊士敦道130至136號,店舖佔地約4,300呎。在50至70年代時,與鄰近大有大廈的龍圖酒樓,及對街的龍團酒樓,合稱「三龍」。2009年11月30日結業。


↑左側有龍門大酒樓、醉瓊樓,右側有敏如茶室。


↑龍門酒樓、龍圖酒家。


↑雙喜樓,莊士敦道,灣仔。


↑灣仔大三元酒家。


↑銅鑼灣,紅寶石開張。
 

↑金山樓,坐擁旺地,食正人流。1968年。


↑又「做」又「叫」,認真搞笑。

以前酒樓流行「碟頭飯」。
因應食客胃口唔同之需要。
遂有「半賣」、「加底」之類行話。
「半賣」,係1.5 X 例牌嘅份量。
另外有「中碗」。
「中碗」就是2 X 例牌之份量也。
「加底」是加粉、麵、飯的份量。
「扣底」就是減粉、麵、飯的份量。
以上術語,多適用於碟頭飯麵。



↑有仔記,灣仔茂羅街。


↑最後的晚餐:煲「仔」飯。


舊日有人列出「搵食指南」。
唔知啱唔啱也。
筲箕灣道,西荷:燒肉飯。
北角,新遠來:嘆茶(50─ 60年代賭本地波熱點)。
銅鑼灣,豪華巴沙:和菜系列。
禮頓道,馬賽:洋湯。
禮頓道,松竹樓:雞燉翅。
灣仔道,新美利堅:童子雞。
灣仔道,帝寶:排餐。
大道東,仙蒂:爐端沙爹。
莊士頓道,留香園:白雲豬手。
莊士頓道,雙喜茶樓:班腩飯。
莊士頓道,中國酒樓:彿跳牆。
芬域街,天成:魚蛋粉。
士丹利街,嘗新酒家:紅燒班腩。
廟街,美都餐室:焗豬排飯。 
深水,嘉頓:焗田螺。



↑佐敦,龍如酒家。


↑佐敦道,龍如。


↑彌敦道,北京酒樓。


↑得記酒家,皇后大道西,1960年代。


↑信興酒樓,深水埗桂林街93號地下。


↑足料腐皮卷,信興酒樓。


↑跟蓮香一樣,老式茶樓才有的豬肚燒賣,信興酒樓。


↑各式點心,信興酒樓。


↑安哥:呢味啱你,豬油腸,加蛋,夠白又夠滑也。信興酒樓。


↑豈有閒情似舊時,雲來酒家,1960年代。


↑雲來茶室。

 

↑大明星酒家,油麻地吳松街、北海街交界,1930年代。


↑蘇軾《念奴嬌》,安哥至愛。蓮香樓。


↑上環,清華閣。


↑上環,清華閣、平香樓。

清華閣位置,係現時上環文娛中心後面,公廁對面。
上環果欄在1972年拆卸,位置在上環街市西座後面。
上環街市共有兩座,另一座位於皇后大道東,所以叫東座。
東座賣菜和肉,西座賣雞鴨。
西座後來改為西港城。
果欄正面向銀龍酒家,右後面有平香酒樓。
銀龍後面有清華閣。
再從果欄行上大馬路,即皇后大道東,便有嶺南酒家和日南酒家。
果欄的晚上,有很多娼妓拉客。
果欄斜對面,乃海陸通酒店也。



↑安哥,新貨送到。要幾多箱呀?

永利威,有古講
以前,廣東有兩大酒莊——永利威、陳太吉。
都以雙蒸米酒、肉冰燒名傳遐邇。
兩大酒莊競爭激烈。
「永利威」為加強宣傳攻勢,不惜重金邀請名氣女星楊耐梅做廣告。
並把廣告詞製成留聲機唱片,廣為傳唱。
其中粵曲「西皮」一段:
「半邊雞、一壺永利威」唱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永利威」遂成省港澳名酒也。



↑永利威,舊海報。

永利威最著名的是「五加皮」和「玫瑰露」。
前者加進藥材,有「補氣」功效。
後者加進花香,有「行氣」作用。
永利威、半邊雞,最佳拍檔也。



↑敘香園,域多利皇后街,1950年代。


↑皇后大道中,得雲茶樓。


↑瓊華、龍鳳,旺角,1960年代。


↑瓊華夜色,1960年代。


↑大上海,尖沙咀。


↑南苑,尖沙咀。


↑榮華,元朗。


↑雲天酒家茶廳,喺邊呢?


↑安哥:客家菜,啱你呀!


↑醉瓊樓,金牌鹽焗雞。






感謝 懷舊堂主 提供以上資料

懷舊堂主的個人網誌: http://kfwong2013.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237409

全部攻略 176

全部回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