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鳥鳴鬧春意,詩作畫時畫亦詩。
每年三月,火紅的木棉花就在高不可攀的枝頭上綻放。花,差不多是嬌柔嫵媚的化身;但木棉厚重的紅艷花瓣,硬朗挺拔的枝幹,形成他別樹一幟的剛陽之氣,所以木棉也被稱為英雄樹,這是何其匹配的名字呢!火紅的花在半空盛放,漫天紅艷,宣示生意盎然的春天降臨,那種奮發向上的生命力,與春天生機勃發的意象何其相襯。紅棉的艷麗,吸引不少鳥兒採吃。當花與鳥相遇時,詩情畫意就自然洋溢。最為人熟悉的詩歌或許是唐朝孟浩然的《春曉》,詩云「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再看王維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花與鳥,形象化地告訴我們甚麼是詩情畫意。
黃竹坑海洋公園附近的數株紅棉樹,每年都吸引大批影友帶備遠攝鏡頭前來捕捉紅棉與小鳥相遇的畫面,拍攝當日相信有近三十個影友在場,鏡頭列陣的場面異常壯觀!當鳥兒未出現前,大家都在拍攝紅棉,或在「望天打掛」;但當鳥兒從天而降時,大家「槍頭一致」,立刻以鏡頭捕捉鳥語花香的情景,以清脆利落的快門聲音為鳥鳴打拍子。這兒的紅棉吸引力沒法擋,不用等多久,鳥兒又來了。
拍攝紅棉,實在是一個有趣的春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