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
馬勒迷,尤其喜愛他的
第二交響曲,藏有二十個不同的錄音版本,已到達狂迷的地步。現在聽古典音樂的人中迷馬勒者真不少,即使不是特別崇拜他的,也不會否認他是個重要的作曲家。然而,馬勒在生時只是個有名的指揮家,他創作的交響曲則被認為是二流作品,乏人問津。他曾豪氣地說:「我的時代將會來臨!」他說對了,但這句話是在他死後幾十年才應驗的。
在這方面跟馬勒成對比的,是
薩里耶利。如果你不是個古典樂迷而知道薩里耶利其人,想必是因為你看過電影《莫扎特傳》。薩里耶利在生時名氣很大,被視為首屈一指的作曲家,在維也納音樂界呼風喚雨。可是,他的音樂在他死後很快便被遺忘,到現在,聽過他音樂的人少之又少,(註)也沒有人會將他和貝多芬、舒伯特等大作曲家相提並論。更糟的是,俄國文豪普希金在薩里耶利死後不久寫了《莫扎特和薩里耶利》這個劇本,把薩里耶利描繪成一個嫉妒忌材的人,並虛構他暗中毒死莫札特;這個虛構的情節逐漸被人當作事實,再經《莫扎特傳》大做文章,可謂已深入民心了。
你寧願像馬勒,死後才被世人欣賞,還是像薩里耶利,只在生前得享盛名?可能有人會說他們寧願寫出好作品傳世,勝過只在生前浪得虛名。這可將世事看得太簡單了;即使只有真正的好作品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並不表示被世人遺忘的都不是好作品。作品能否傳世,除了質素,還取決於很多其他的因素。我聽過薩里耶利的一些作品,絕不認同那些都是劣作。好了,假設你創作的是佳品,你寧願只有在生時短短幾十年的榮耀,之後被遺忘,還是留芳百世,但是有生之年都不為人賞識?
(註)最近幾年薩里耶利音樂的錄音卻突然多了起來;好事也。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