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銘在〈從學英文說起〉一文裏(收入《文字豈是東西》,遼寧敎育出版社 1999),說「學英文與學好的英文」有很大的分野(他指的是英文為外語者);學英文只要達到文法正確、用語地道便成,假如只求在某一實用範圍(例如寫商業書信)應付得過,甚至有速成之法。然而,「如果你要學的是好的英文,那是一生一世的事,而且,悲觀點說,一生一世也未必學得好」;就算你的文法和用語都對了(學英文算是成功了),你寫的文章仍可能會給名家高手指出很多問題來 --- 問題不在「不對」,而在「不好」。他接著說:
『這種意見,文法書沒有,修辭學書也不一定有,除了自己用心揣摩外,已無指南可尋了。學英文到了這個關鍵,是最後的分水嶺,有「慧根」而又肯繼續努力的,可以再進一步,無「慧根」而又懶於再上一層樓的,到此為止了。』
這裏的「慧根」,就是指天份吧。天份高而下苦功,自然會進步;沒天份兼疏懶,當然不會寫出漂亮的英文。還有兩個組合是劉紹銘沒有談及的,就是天份高而不肯用功,和沒天份卻十分努力。前者難說,要看天份有多高,假如是天縱之才,也許不必怎麼努力仍可能寫出一手漂亮的英文;至於沒有天份的,如果真的花很多時間和功夫去揣摩模仿名家的作品,也應該能夠練出不俗的文采。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