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廣闊的哲學視野

魚之樂 於 2012-11-01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92

分類:
有讀者在留言裏引了劉國英教授在〈以哲學為天職 ─ 敬悼勞思光先生〉裏的一段文字,針對的是以下幾句:

「勞先生 […] 精通中國、印度和西方三大哲學傳統,在三十歲前後,已發表了《哲學問題源流論》的首十章,從世界哲學的高度扼要並精準地鋪陳了西方、中國和印度哲學傳統各自的特性及其源流和演變。在我所認識的當代漢語、英語、法語和德語哲學界,沒有其他人有這樣廣闊的哲學視野(philosophical vision)。」

那位讀者問:「說到底,視野廣闊又如何?」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就嘗試回答吧。

我會將廣闊的哲學視野分為兩種,可分別稱為「登樓式」和「鵬飛式」,前者可循序漸進,後者則高不可攀;有登樓式的廣闊哲學視野者雖然不多,卻非罕見,而鵬飛式的廣闊哲學視野,可說只是一個理想,可望而不可即。

登樓式,就是在自己的哲學傳統和專門研究範圍內遠眺其他的傳統和研究範圍,程度越高、研究的成果越紮實豐厚者,便越有條件遠眺,正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上高處,其他人跟不上,便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之感了。然而,無論樓有多高,就算能登上最高處,那廣闊的視野始終不過是遠眺,遠處的景物只能看個梗概:那裏有幾座山峰,那裏是園林茂盛,那裏是一條大河等等,至於山峰園林河水細緻之處和裏面各式各樣的事物,登樓遠眺者是看不到的了。

雖然遠眺只能看到遠方的梗概,但已經足以令登樓者知道哲學世界之大,意識到自己受某一傳統的限制,因而比較容易看到傳統的不足之處,並有動力尋求新的方向,以補不足。當然,登樓之樓必須是堅實的,才可以藉以遠眺;假如有的只是蜃樓,看到的便是海市 --- 登高只是幻覺。

至於鵬飛式,就是超越了自己的哲學傳統和專門研究範圍,搏扶搖而上,高高在上鳥瞰所有哲學,看到它們的來龍去脈和相互間各種通與不通之處。與登樓式不同,這種廣闊的哲學視野不只是看到遠處景物的梗概 --- 沒有樓台所限,鵬鳥要看清楚某一處的細節,自可直飛而下,看個鉅細無遺。

可是,要怎樣才能到達鵬飛式的境界呢?我不知道。事實上,我只見過哲學的登樓者,卻不知有哲學之鵬鳥;自認為鵬鳥或被捧為鵬鳥者固然有,卻都不是真貨,最多只是登樓者而已。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累積瀏覽 428999

全部攻略 1454

全部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