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沒讀過鍾祖康的著作,只知他是《來生不做中國人》的作者,聽說立場非常偏激;今天終於看了他剛發表的〈多失一片國土多一個逃難之所〉,以下談一談此文給我的壞印象。
鍾祖康說他「敢頂着全世界的唾罵甚至威嚇,和個人經濟上的損失,也死不悔改」地堅持各種反中共、反中國的主張,是因為他「深信自己比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思路清晰」,好大的口氣啊!這跟陳雲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香港無人講得出來」的姿態,實是如出一轍,都是自我膨脹的表現。他接著說自己如何「刺中了中共的要害,使其陷於歇斯底里」,簡直是妄想了 --- 你鍾祖康的文字有這麼大的力量嗎?你以為中共要人之中有很多讀過你的文字或聽聞過你的大名嗎?
這篇文章的第二段也令我眉頭一皺:
『「人民有權擺脫暴政」,與「極權國家所統治的人民與領土是越少越好」這些概念,我認為是非常顯淺,也極難批駁的道理,但據我幾十年的觀察,絕大多數中國人對這些概念有極大理解困難,這不得不令我想到陳慶釗博士對漢語學習如何摧殘邏輯能力的研究。』
這陳慶釗博士何許人也,竟研究出「漢語學習會摧殘邏輯能力」這個重大發現?我讀後實在好奇到不得了,立刻到網上搜尋,只找到一個陳慶釗博士有類似的著述,書名是《中國模式 --- 神經經濟學初探》,其中的第五章是〈中國人的思維結構(三)文字與思維〉,討論的想必就是「漢語學習如何摧殘邏輯能力」了。繼續追查一下,終於找到多一點陳慶釗博士的資料,原來他拿的是菲律賓 Bulacan
State University 的工商管理博士(PhD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我不是說工商管理博士不能研究語言和邏輯能力的關係,可是,如果他的研究結果只是由一間專出中文通俗讀物的出版社出版,那應該是沒有經過這一研究範圍內的專家評核,而他自己的博士學位也不是這方面的訓練,那麼,我便會很懷疑他的研究結果,絕不會像鍾祖康談到陳慶釗博士那樣,視他為這方面研究的權威似的。
說到正題,鍾祖康以下這幾句也令人發笑:
「個多世紀前曾極力反抗把香港割讓給英國的中國官員和中國民眾,其後代當中必有人為了追求較文明的生活而要逃難到香港。同理,我也深信,假如他日日本能克服釣魚台的天然環境,使之變為適宜人居的地方,則釣魚台相信也會成為無遠弗屆的中國難民或異見人士的逃難地方。若當年日本在中國的門口就有領土,則康梁於變法失敗後就毋須那麼大費周章才能亡命日本了。」
這段文字是無知加幻想的產物,假如鍾祖康寫這篇文章之前查一查日本的移民政策和難民政策,便會知道日本人如何排拒外人(至少在政策上),即使他仍心存幻想,相信亦不會這樣寫的了。
陳雲曾經如此評價鍾祖康:「事實詳盡,可惜推論欠善,史識畢竟局促,致其文章流於孤憤。」(《難忘香港食與色》,p.112)看來是雖不中亦不遠矣;諷刺的是,陳雲自己的政論亦越來越偏激,說到「流於孤憤」,他與鍾祖康是不遑多讓了。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