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臉書上不時看到有人分享醫藥或健康訊息,十居其九都是沒有根據、誤導、或根本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分享的人應該不會明知訊息有問題也照樣傳開去吧?那麼,這些人就是太輕信了,所謂「人講你就信」;如果照著這些訊息去做,隨時會損害健康,就算不會,也至少是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昨天在臉書見到有人分享傑醫師的〈夜食無益易老又肥好難救〉,那正是一篇可疑的醫師文章(傑醫師的其他文章我沒讀過,以下只就這一篇而論)。
說夜食無益,也許未必全無道理,但說夜食會令人「易老又肥好難救」,那就相當嚇人了 --- 不但令人肥胖,更會令人易老(意思應該是「老化得明顯地比正常快),而且是難以解救;問你怕未!
假如看了這篇文章後便相信傑醫師的說法,於是夜來飢腸轆轆也不敢進食,那就會平白多受了點肉體痛苦;如果不是肚餓而只是美味的食物當前,想吃而不敢吃,就是平白少了點人生樂趣。這雖然不是生死攸關的分別,但人生苦多樂少,而我們都希望避苦得樂,因此,這個分別還是不應忽略的。
以下我只就「夜食致肥」這一點較為詳細講論,因為這一點是不少人在看傑醫師這篇文章前早已相信的(因此會令他們較容易接受傑醫師的其餘兩點),此外,這一點很容易找到反證。不過,以下的一些論點也適用於「夜食易老」和「難救」這兩點。
先來個自白:我有夜食習慣,有時甚至在睡覺前吃得飽飽的。這個習慣已有了很多年,但我到目前為止一點也不胖。當然,我這個單一的個案成不了反證,我上面說的反證,是指有科學研究支持「夜食不會致肥」。2008年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的一篇總結式文章 "Festive Medical Myths" 便指出,有研究顯示進食時間與體重無關;一些人夜食多了,體重增加,不是因為夜食,而是因為整體的進食量增加了。另一研究是2005年在醫學期刊 Obesity Research 發表的,以猴子(與人類基因極為接近)為研究對象,也強力支持了「進食時間與體重無關」。
也許有人會說,傑醫師是中醫,你用西醫的研究來反駁他,是不公道的。我看不到不公道之處,因為西方醫學研究的是人體,而不只是西方人的身體。然而,即使不引用西醫的研究結果,單看傑醫師從中醫角度提出的理據,也是不足以支持「夜食致肥」這個結論的。
傑醫師寫的這一段看似很有道理:
「人要休息和空間,五臟也要休息和空間。有舒適空間休息充足,才可供給人體更多精氣血。晚餐太多太夜,就等同在腸胃休息時要他工作。而飲食入胃,佔據空間又抽走氣血,就如半夜搬家俬,鄰近臟腑亦被吵醒。」
事實上,五臟的活動在睡眠時只是(以不同形式)放緩,沒有停頓下來;睡前吃些少東西,是不會令身體負荷不了的。傑醫師指出的,極其量只能支持「睡前不應飽吃」,而不能支持「夜食致肥」。
以下一段直接說到致肥了:
「明明食少了,運動多了,但仍然越來越肥,還要是肥腫難分的!脾主肉,主升清,脾氣受擾,肌肉自然難 firm ,易出現鬆腫。升清無力,地心吸力的作用就更明顯,總結就是一年比一年皮鬆身腫...」
可是,這分明是用「肥腫難分」一語將肌肉鬆弛和發胖混為一談;就算夜食真的會令肌肉鬆弛(這點也沒理據支持),也不等於夜食會致肥吧!
總之,單看傑醫師這篇文章,我們沒有理由相信「夜食無益易老又肥好難救」。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