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境配套,以及進食節奏來說,「添好運」不似是一個享用美食的地方,營業時間朝十晚十,小店一間,卻要排隊近逾小時,期間便要選好食物,收了茶錢,飲用的卻是用咖啡壼沖出來的熱茶,吃完後要快走等.....出現人龍這個奇跡,其中一個原因,是可以用一個平宜價錢,吃出由前酒店點心部大廚弄出來的出品。
另外其數款受人談論的「膽腳」點心,配合傳媒的報導,令食客帶點朝聖者的心態;就以每桌幾乎例必點選的「酥皮叉燒包為」例,即叫即焗,趁熱下進食,外皮確是鬆化,內裡的汁餡剛好填滿,味道甜得來恰到好處,難怪成為這裡的招牌出品。
蒸點來說,粉果味道算是不俗,勝在熱騰,皮薄而有韌性,內餡則不見甚麼突出之處,起碼沒雜誌介紹的那麼出色。
牛肉球確是足料,坊間過度灌水來打膠,雖滑,卻失去肉味,這裡則甚有彈性,加上陳皮作調味,味道甘香。
至於作為主角的蝦餃,雖然皮薄,但其蝦膠卻沒有加上肥豬肉和筍粒,不是古早派的味道,整體上有點失望。
拿走的馬拉榚,反而是一個小驚喜,色澤呈深啡色,內裡氣孔無數,雖然甜了一點,但十分鬆軟,也有香氣。
搭檯關係,從隔鄰茶客中聽到的評語,說到煎蘿蔔榚十分不錯,蒸排骨也佳,但當日的燒賣則只是一般而已,再看門面貼上的傳媒介紹,說到師傅們對傳統點心味道的堅持,對大集團流水作業的看不過眼,看來有點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最後來的豬潤腸粉,其皮拉得確是薄滑,米香倒是欠奉,內裡的豬潤,屬軟熟而甘香的品質;不過在坊間中,不難找到相若、甚至更佳的同類出品。
埋單不算貴,一個人五十有找,另加數十元作拿走之用,但老實也說一句,水準亦有所參差,食物水準只是中上,或者對米芝蓮三星的水準,陳義有點過高;侍應的服務態度還算勤快,因有好多東西還沒試到,條件許可下,可能會去多一趟。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516600&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