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詠春黐手續談

子貓物語 於 2013-05-12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180

分類:
前文:詠春黐手 

「黐手」是詠春拳獨樹一幟的練功方法。所謂武功,最重要是「功」,包括練速度、準繩和勁力。

「功」可以是單人練,詠春有三套拳:「小念頭」、「尋橋」和「標指」,另加「木人樁法」。
 
沒有「功」,祖師傳下來的再巧妙的招式,也發揮不出來。俗語有云:「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就是這個意思。

雙人對練和實戰相仿,尤其有效。詠春派叫「黐手」,和大家偶然在在公園看見太極學員的「推手」,目的一樣,都是訓練防禦和攻擊的反應。

詠春的基本手法有「攤手」、「伏手」(可以轉為「圈手」)、「印掌」、「膀手」......

「單黐手」淺釋

1. 甲方用「伏手」,乙方用「攤手」,互相制衡

2. 乙方轉「掌」攻擊前胸,甲方用「窒手」封住來勢轉「日字衝拳」攻乙方面部

3. 乙方馬上以「膀手」消解

這套動作,如此周而復始的練幾十次一組,練完右手練左手,儘量利用手臂的觸覺,而非用眼睛看到對方打來才作出反應久而久之,便會練成後天養成的反應。只要一觸及敵方的手臂,自己手臂便會「不經大腦」地先攔截,「食住上」,再攻擊。

師兄和我都是「左伏右攤」



左右臂到都練熟了單黐手的兩套動作,就可以和對手練習雙黐手,也分「左攤右伏」和「左伏右攤」兩種,務求每條手臂都熟習「攤手、伏手、窒手、印掌、日字拳、膀手」,實戰時運用自如。

詠春拳有幾個傳統口訣:

高指低膀----對方出手攻我的高位,我以「標指」搶中線,把對方手臂擠出圈外; 對方出手攻我時如果我的手在下,未及提高,就以「膀手」消之。

來留去送,甩手直衝----對方攻來,我截住來勢,對方手臂一鬆,欲改變方向再攻時,我的手臂馬上搶佔其空位,直擊其身。

拳由心發,力從地發-----出拳主要由中心位置而發出,採取「兩點之間最短的是直線」方略。出拳的力度要配合腰腿之力,腳跟撐地,身體猶如一張弓,力量拔地而起,通過我的身體直衝敵身。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1217122

全部攻略 3421

全部回應 36